鐵礦石價格為何屢創新高?我國鐵礦行業應如何發展?
發表時間:2022-4-14 瀏覽次數:902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由于全球經濟恢復以及主要經濟體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尤其是鐵礦石價格最高超過230美元/噸,創歷史新高,鋼鐵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備受關注。我國鋼鐵產業原料對外依存度高、供應鏈脆弱、供應渠道不穩定的問題再度凸顯,鋼鐵產業鏈上下游可持續發展成為業內討論的熱點。中國礦業報、礦業界特邀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專家,為您簡要分析當前中國鐵礦行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供需現狀
(一)鐵礦石需求情況
2021年,鋼鐵行業整體還處于盈利階段,企業生產積極性高,但受粗鋼產能產量雙控政策影響,鋼鐵產量有所下降。2021年我國生鐵產量8.68億噸,同比減少4.3%,消費鐵礦石約13.71億噸(折62%品位鐵礦石)。
(二)鐵礦供應情況
國內礦方面,按統計局公布數據,2021年我國累計生產鐵礦石原礦98052.8萬噸,折合成品礦(折62%品位)約3.05億噸,同比增加9.4%。2021年,受進口礦價格波動影響,國內鐵礦石價格隨之大幅波動,年初價格為970元/噸,7月份快速增長至1350元/噸,之后波動下降至年底的800元/噸。
▲近三年國產鐵礦石月度產量對比
▲近三年國產鐵礦石價格走勢
注:1、圖中數據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
2、圖中橫坐標1W1指1月第1周;
3、圖中國產礦價格指62%品位干基粉礦含稅價格。
進口礦方面,2021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12431.5萬噸,同比減少3.9%;進口均價為164.3美元/噸,較2020年增長61.6%。2021年底,港口庫存為1.56億噸,較年初增加3200萬噸。2021年,鐵礦石總供應量約13.97億噸。
▲近三年我國鐵礦石月度進口量對比
▲近三年進口鐵礦月度平均到岸價格對比
二.存在問題
我國鐵礦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其實就是產業結構性失衡。主要體現——一是進口量大、占比高且來源集中;中國進口占比80%以上。近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整體呈逐年上升態勢;2015-2020年連續6年進口礦超過10億噸。二是鐵礦石金融屬性強,定價話語權缺失;進口鐵礦石受制于四大礦的高度壟斷,定價權缺失嚴重,價格波動劇烈。三是供需雙方市場地位不對等;進口礦受兩國和四大礦的高度壟斷。進口礦來源中,澳、巴兩國合計占比超過80%。四是產業上下游利潤分配嚴重失衡;2012~2020年,我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總額累計8806.8億元,四大礦鐵礦石業務EBITDA合計21494.3億元,是我國重點鋼鐵企業利潤總額的2.4倍;四大礦凈利潤11130.4億元,是我國重點鋼鐵企業利潤總額的1.3倍。五是產業上下游生產工藝不對等。因工藝連續差異,礦山行業制約冶金行業。
(一)國內鐵礦生產方面
我國鐵礦資源稟賦“貧、雜、細”、“小、廣、深”的特點,決定了鐵礦企業分布“多、小、散、亂”。這種結構布局,決定了其利用難度大、環境擾動大、安全生產壓力大。在安全、環保、能耗、質量、標準等政策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小型礦山數量持續減少,國內鐵礦難有大幅增產。
國內鐵礦石需求強度上升的情況下,全球鐵礦石供應增長乏力,供應偏緊,使得全球鐵礦石市場價格陡增,國內礦山盈利能力同步大漲。隨著國際礦業巨頭的復產,全球鐵礦供應將再次超需求,導致全球鐵礦石市場價格驟降,國內礦山盈利能力受到國際市場供應恢復而再次大幅下滑。如此,礦價頻繁大幅波動,國內礦山盈利能力高低不定,不利于國內鐵礦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進口鐵礦方面
2021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11.24億噸,繼續保持高位。2021年底,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1.56億噸,仍處于高位水平。鋼鐵產業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自2015年以來連續6年保持在80%以上。2021年,受國內鋼鐵產能產量雙控政策影響,國內鋼鐵產量有所下滑,鋼鐵產業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降至76.6%,為近年來首次下降至80%以下。我國鐵礦石主要進口來源國高度集中,可替代選擇性小,不利于我國鋼鐵行業鐵礦保障安全。
目前,我國海外投產權益礦產能僅7300萬噸,占全年進口量的6%;與韓、日等發達國家海外權益礦比例仍有較大差距,全球第三大產鋼國日本和第六大產鋼國韓國,其鐵礦石基本依靠進口,但權益礦量占比均超50%。我國海外項目多為2009年之前合作項目,“十三五”期間,境外礦產資源生產基地建設進展比較緩慢,權益礦比例低。
(三)鐵礦石價格方面
受鐵礦石供應高度集中影響,鐵礦石定價由談判定價、季度定價到指數定價,都是由賣方主導,我國在鐵礦石定價方面沒有話語權的被動局面始終沒得到有效改變。目前鐵礦石現貨市場定價機制主要依賴普氏指數進行定價,而普氏指數與期貨市場呈正相關關系,導致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動性明顯,鐵礦石金融屬性增強,易受市場投機影響,使價格容易受鐵礦石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的過度投機影響而劇烈波動。
“十三五”時期,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先降后增;從2011年的163.8美元/噸,先降低至2016年的56.3美元/噸,后增至2020年的101.7美元/噸,到2021年5月的230美元/噸,隨后迅速下降至12月的102.6美元/噸。進口礦價格大幅波動,極大增加了我國鋼鐵行業的鐵礦資源保障風險。高礦價下黑色產業鏈上游國外礦業公司和鋼鐵企業及下游的用鋼企業的利潤分配模式已完全失衡,從巴西或澳大利亞開采出的鐵礦石到岸成本僅為30~40美元左右,但銷售價格卻遠高于成本價,嚴重侵蝕鋼鐵企業及用鋼企業的利潤空間,對鋼鐵上下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后果。
三.發展趨勢和建議
從需求看,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鋼鐵產能產量雙控政策和工藝結構的調整將促使鐵礦需求下降,全球其它國家新增鐵礦需求難以彌補我國下降份額,全球鐵礦石需求呈現下降趨勢。“十四五”時期,在供應仍將過剩的預期下,結合全球鐵礦生產成本曲線情況,預計礦價仍將呈波動下行態勢。2022年,我國鐵礦石供需呈相對寬松態勢,加上國家發改委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對鐵礦石市場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的強力監管,預計2022年鐵礦石價格將呈下降趨勢,大概在100-110美元/噸。中期來看,在鐵礦石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鐵礦價格將低位震蕩運行。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應過剩局面難有實質改變,因此盡管礦價短期內會有波動震蕩,但中長期來看,仍將保持在合理范圍。在這種情況下,國產礦由于資源條件和環保限制等因素影響,不占有成本優勢,未來國內鐵礦產量保持穩中有增態勢,但難以大幅回升,因此,國內鋼鐵工業主要依靠進口鐵礦石的局面難有改觀,對外依存度可能仍將保持在80%左右。
未來在雙碳背景下,我國鋼鐵工藝流程結構將會發生變化,隨著我國鋼鐵產業進一步向峰值區中后期發展,廢鋼資源、電力等支撐條件將逐步完善,工藝流程結構調整是必然趨勢,雖然調整周期可能會較長。我國廢鋼資源產出量已達到相當規模,電弧爐短流程比例探底回升,廢鋼資源消費逐步增加。根據我國廢鋼鐵應用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廢鋼消耗量超過2億噸,廢鋼比超過20%,我國廢鋼資源產出量已達到相當規模,2020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2.6億噸,預計2025年我國廢鋼資源產生量將達到3.4億噸以上。結合我國電爐鋼發展現狀及廢鋼鐵行業發展趨勢,未來我國廢鋼比還將進一步上升。未來5~15年,我國廢鋼資源產出將逐步進入快車道,加之粗鋼產量進入下行通道,未來廢鋼資源將逐漸成為鐵礦資源的重要補充,廢鋼替代鐵礦份額總體上將呈現增長的趨勢。2025年,預計在中國電爐鋼占比提升下,全球鐵礦市場仍將呈供應過剩態勢。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鋼鐵企業集中的“2+26”城市持續實施采暖季環保限產,尤其是京津冀地區逐步實現超低排放,嚴格的環保政策仍將持續。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及日趨嚴格的環保、低碳政策要求和高爐大型化趨勢,促使鋼鐵企業更傾向于使用高品位鐵礦石,促使高品位鐵礦石需求逐步增加,導致高低品位鐵礦石價差高企,高品位鐵礦石需求呈現結構性增加。
2021年工信部聯合科技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和2022年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均將“提高資源保障能力”作為“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之一。指導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通過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鐵礦石資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其中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到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打造1~2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占進口礦比重超過20%。提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集團或聯合體采用獨資、合資等多種方式,穩步推進優質、低成本的礦產資源境外生產基地建設和海外優質礦山資源股權投資”,以增強我國鐵礦資源保障能力。
根據發改委等十二部門印發的《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2022年要重點做好鐵礦石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加強大宗商品價格監測預警;支持企業投資開發鐵礦等國內具備資源條件、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礦產開發項目;推動廢鋼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城市礦山”對資源的保障能力。可以看出,國家在鐵礦資源安全保障方面的政策支撐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鐵礦資源保障能力有望明顯提高。
建議鋼鐵行業加大呼吁力度,進一步明確鐵礦等重要資源的重要性,將其作為國家長期戰略統籌考慮,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建立和完善我國鋼鐵原料供應長期、高效、多元、穩定的高質量資源保障體系。統一規劃,全面布局,統籌部署,加快整合,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國內資源勘查開發,推動海外鐵礦石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完善鐵礦石定價體系和交易平臺。
強化國內礦基礎保障能力。一是繼續強化國內資源勘查開發力度,推動重點礦山項目建設,加強鐵礦行業規范管理,穩定和提升國內礦供應能力,發揮好“壓艙石”和“調節器”作用;二是盡快建立完善鋼鐵原料供應保障儲備體系,按照不同情形,建立鐵礦產能儲備和礦產地儲備制度,以及鋼鐵用重要合金產品儲備制度,應對供應風險。
擴大廢鋼等替代產品應用。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廢鋼資源,完善落實廢鋼資源稅收優惠等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加強廢鋼加工和利用環節的創新研究及標準化建設,鼓勵鋼鐵企業積極布局廢鋼加工基地,開展廢鋼高效利用研究與實踐,力爭2025年鋼鐵行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以上;此外,鼓勵充分利用進口生鐵、鐵合金、熱壓鐵塊等,從源頭上減少相關產品的需求,降低供應風險。
加強國際鐵礦資源開發。一是大力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通過并購、收購、重組等方式開展相關資源勘查、開發及股權投資等工作,建設海外資源供應基地。二是探索鋼鐵原料國際貿易多元化,發揮原料國際貿易前沿陣地作用,促進國際鐵礦資源開發。重點關注西非和西澳地區優質鐵礦資源,加大支持企業在海外建立長期有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穩定原料供應基地,提升海外優質權益礦比例。加強頂層規劃,加快我國海外優質低成本鐵礦資源基地建設。建立國家層面的對外礦業投資協調機構,配套相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投資鐵礦石等關鍵礦產資源基地的建設和供應保障。
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嚴重背離市場供需基本面,給行業穩定運行帶來較大負面影響。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鐵礦石定價機制存在的問題,健全鐵礦石定價機制需從多方面發力。在此提出建議:一是強化鐵礦石期貨市場監管,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加強政策監管,規范鐵礦石期貨市場,充分發揮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構建鐵礦石金融戰略體系,進一步完善鐵礦石金融產品機制,加強監管力度,抑制過度投機炒作。二是規范市場信息發布。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以及證監會期貨部等部門對鐵礦石市場進行聯合監管,采取多種方式杜絕未經證實的虛假消息對鐵礦石期貨市場影響,發布相關文件,規范編造發布價格信息,對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等行為進行處罰。三是重塑鋼鐵原料定價機制。我國作為主要鋼鐵原料的最大消費國,有必要也應有能力促進和完善現有鋼鐵原料的定價模式,建設公開、透明的科學合理定價機制。
作者簡介:溫子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平臺意見或投資建議
|